戴着红袖章、说话嗓门大,在社区巡逻发现乱象,时不时就拿手机拍照上传……在新北区新桥街道锦海社区,几乎80%以上的居民都认识这个老在小区转悠的老兵调解员。
王万龙今年59岁,1982年入伍当兵。退伍后,曾做过一点小生意,几经辗转,2010年起,他在社区当起了志愿者,做起了人民调解工作。2019年3月,锦海社区成立“老兵调解室”,也是我市首个老兵个人调解室,王万龙当仁不让,成为老兵调解室的“掌门人”。老王自从住进小区起,就热心社区事务,时间久了,他还成了这里的“明星调解员”。
微信运动每天2万步 遇见问题“随手拍”
在外人看来,王万龙有一个特殊本领——“三头六臂,火眼金睛”。
锦海社区总共有16个网格,老王虽然只是一个网格的兼职网格员,但他硬是将整个社区的网格员工作“抢”了过来。 每天一早开始巡查,不单单是他负责的网格,整个社区老王都会巡查一遍。16个网格分布在4个小区,一遍巡查下来要2个小时。每天下午片刻小憩之后,他又开始了第二次巡查。微信运动排行榜上,老王每天的步数2万多,遥遥领先于第二名。
老王只是兼职网格员,没有在工作APP内上报巡查信息的权限。为此,老王主动在社区工作群内上报排查中的各类信息。大到重大安全隐患,小到垃圾桶脏乱差,细心负责的老王不放过每一处问题。
2020年上半年,老王在对一小区地下车库巡查时,发现一家超市占用人防车位搭建了一间仓库,老王立即通过工作群进行了反馈。新北区相关部门得到消息后,会同镇有关部门对超市进行了查处,责令其拆除仓库,消除了安全隐患。
每天早上8点,下午3点半,是新桥幼儿园西阆苑园区上下学的时间。老王戴上红袖章穿上红马甲,准时前往幼儿园门口当志愿者维持秩序。有居民问老王为什么要这么做,老王一脸严肃地回答:“我住在15幢,站在楼上就可以看到幼儿园门口。幼儿园上学放学时,门口天天堵车。我看着车辆乱停放,觉得太不安全。孩子们都小,他们能安全入园出园,我们做家长的才能安心。”
从“橄榄绿”到“抗疫蓝” 他退役不“褪色”
自2022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,王万龙每日的排查工作从小区门岗开始,他的足迹几乎遍布4个小区的每一寸土地。“守卡口、勤巡逻、多排查、早发现”是王万龙总结出的防疫经验。“我就出去一会儿,凭什么拦着我?”一名忘记戴口罩的居民与小区卡口值守人员发生冲突,话语间,双方情绪愈演愈烈。得知情况后,王万龙立即赶往现场。“你们不要激动,来,先把口罩带上。”王万龙将提前备好的口罩交给居民,并说道:“让你戴口罩是国家要求的,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,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。”王万龙耐心与居民讲理,及时化解了纠纷,避免了一场肢体冲突。
“我既是调解员也是党员,排查隐患、化解纠纷、促进社会和谐,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。”王万龙说。疫情期间,他不仅调解矛盾,还穿上隔离衣在全民核酸点当志愿者,帮助居家隔离人员上门配送物资、收拾生活垃圾。他不仅自己投身到“抗疫”战斗中,还让自己的儿子到社区报到,参与志愿者工作,上阵父子兵,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,毫无惧色。
以“老兵调解室”为载体 发掘更多“老王”
王万龙的“老兵调解室”是专门为调解网格内矛盾纠纷而设立的,调解室的门上、小区的网格宣传栏内和楼房的楼道内,都醒目地贴着老王的24小时开机的工作电话和调解室的具体位置。
2022年2月10日凌晨,老王忙完手头的工作刚准备休息,手机铃响,原来是附近一幢楼的居民顾某,嫌楼上邻居的狗乱叫扰民。老王立刻披上外套,赶到现场进行查看。果然,狗吠声不绝于耳。
老王向顾某了解了具体情况。原来,此前顾某已经跟狗主人沟通过,但对方比较固执。老王当即敲开了狗主人家门,向对方表明了身份,并说明了来意,一场解决矛盾纠纷的现场办公会,在凌晨的小区楼道里展开了…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,双方终于握手言和,狗主人也答应第二天就将狗送去别处。
“锦海社区的‘老兵调解室’,老王是一个很好的典型。我们将继续发掘一批像老王这样热心、有本事的调解员。除了社区日常的邻里纠纷、物业纠纷,还要发挥退役军人的作用,说理说情,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服务站点。”锦海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洪波说。
|